百果园因创始人 “教育消费者” 言论陷入争议个股期权杠杆,其股价跌超 75%、年关店 966 家、首现年度亏损等数据更引关注。
董事长“教育消费者”言论引争议,股价单日一度跌8%
8月8日,百果园创始人、董事长余惠勇发布短视频回应 “水果价格过高” 质疑,却因一句 “百果园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,不会迎合消费者” 引发网络热议。
视频中,余惠勇解释价格差异时称,不同品质水果价格差可达四五倍,便宜水果供大于求,优质水果供不应求,这是定价高的原因。他强调,商业要么利用消费者无知,要么教育其成熟,百果园选择后者,目的是让消费者在知情后自主选择,而非仅看价格。同时,他提到会优化成本以降低售价,但绝不妥协品质,还称品牌存续依赖认可其价值的会员。
这番言论迅速登上热搜,网友纷纷吐槽 “买水果还要被教育”,更有人类比 “上一个教育消费者的是钟薛高”。二级市场上,8 月 11 日百果园股价低开低走,盘中一度跌 8%,最终收跌 0.57%。值得注意的是,自 2023 年 1 月 16 日以 5.6 港元 / 股在港上市以来,其股价最高曾达 7.12 港元,截至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1.770港元,区间最大跌幅达75.15%。
从品质标杆到质量问题频发,消费者信任动摇
百果园曾是品质水果的代名词。2001 年,余惠勇以 400 元起家创办深圳百果园,2002 年 7 月首家门店开业,首日销售额 1.8 万元,首月业绩突破 40 万元。凭借 “不好吃,三无退货” 的承诺,其 “贵但好吃” 的形象深入人心,让消费者愿意 “多花钱买放心”。
然而近年来,百果园质量问题频发。2022 年,有博主曝光其门店售卖隔夜果切、用变质水果做果切,涉事加盟店随后停业整顿;2024 年 “3・15” 期间,媒体报道武汉一门店将腐烂水果切块做成高价果切,车厘子等级全凭店员口述;2025 年 6 月 15 日,上海一消费者投诉称,在百果园杏山路店花 50 多元购买的荔枝,店员宣称 “新鲜无核”,回家后发现已严重发霉。多次曝光让消费者对其品质的信任逐渐动摇。
2024年净关店966家、首亏3.86亿元,“万店目标”渐行渐远
经营数据显示,百果园 2024 年遭遇明显压力。年报显示,当年营业收入 102.73 亿元,同比下降 9.81%;归母净利润亏损 3.86 亿元,为 2020 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。公司解释,亏损与消费疲软、主动调整产品组合降低毛利率、加盟门店减少及新战略开支增加等因素有关。
门店扩张方面,2024 年初余惠勇提出 “未来 10 年门店超万家” 的 “万店千亿” 目标,但当年净关店 966 家,年末门店数 5127 家,较 2023 年的 6093 家大幅缩减,与 “万店目标” 的距离越拉越大。截至目前,百果园尚未披露 2025 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。
(提醒:内容来自:长江商报、百果园公告及官网、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尾声:
“ 从舆论争议到经营承压个股期权杠杆,百果园正经历发展中的关键挑战,其能否扭转局面、实现既定目标,仍待市场检验。”